为持续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将支部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明确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对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校内基层各支部要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基本流程,充分做好会前准备,认真组织召开会议,做好会后有关工作,确保“三会一课”程序不减、环环相扣,确保时间到位、人员到位、内容到位、效果到位,坚决防止随意化、重形式、走过场,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支部党员大会的组织实施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支部党员大会主要讨论涉及支部建设的根本性、方向性以及涉及支部党员切身利益的事项。
(一)会议时间: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如遇有紧迫问题需要讨论表决,可随时召开。
(二)参会人员:会议由全体党员参加,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可吸收非党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参加。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委托副书记或者委员召集并主持。
(三)主要内容:
1.听取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2.按照规定开展党支部选举工作,推荐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
的代表候选人,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3.讨论和表决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延长预备期或
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4.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
5.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四)注意事项:
1.重要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经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2.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不少于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方为有效;
3.支部党员大会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经过充分讨论,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4.不得以业务会议代替支部党员大会。
(五)会议流程:
1.会议准备。支部委员会确定会议议题和时间;将会议议题和有关议程通知全体支部党员(含预备党员);支委班子充分酝酿并做好预案准备。
2.召开会议。由支部组织委员或组织委员指定人员负责清点到会人数,并报告应到、实到人数及缺席人员原因,说明到会人数是否符合规定;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议题,交由支部党员进行讨论、表决;做好意见归纳、形成会议决议;会议应当由指定人员做好会议记录。
3.会议召开后,将会议讨论情况及决议有关内容及时向上级党组织进行汇报,同时按照支委分工落实会议决议。
三、支部委员会会议的组织实施
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执行党员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领导本支部的工作。支部委员会会议主要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作出决定,并布置、检查和总结支部工作。
(一)会议时间:一般每月召开 1 次,根据需要可随时召开。
(二)参会人员:一般只能是支部委员参加,但确因工作需要,可以召开支部委员会扩大会议,吸收党小组组长和有关党员干部以及有关行政干部列席,不是党员的一般不宜参加。支部委员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支部书记不能出席会议时,可以委托支部副书记召集并主持。
(三)主要内容:
1.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指示;
2.讨论研究提交支部党员大会决定的事宜;
3.讨论研究党支部自身建设、工作计划、总结、重要活动的安排和部署等;
4.讨论研究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保证完成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及学习、培训等任务;
5.讨论研究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6.讨论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方面的问题;
7.讨论研究群众工作方面的问题;
8.其他必须由支部委员会讨论和决定的事项。
(四)注意事项:
1.支部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的支部委员参加;
2.由 3 名委员组成的支部委员会,如果缺席 1 名,一般不应召开支委会,情况紧急的可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3.重要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决定前,一般应当经支部委员会讨论;
4.对重大问题意见有分歧时,除在紧急情况下须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可在会后进一步酝酿,下次会议再议,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5.支部委员会对支部党员大会所作出的决议不能修改或否定;支部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
(五)会议流程:
1.会议准备。由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征求支部委员意见,确定会议议题及时间;将会议议题和有关议程通知各支部委员;支部委员充分酝酿,准备相关意见建议。
2.召开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议题;支部委员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充分吸收讨论意见,形成会议决议或决定;会议应当由指定人员做好会议记录。
3.会议召开后,将会议讨论情况及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同时按照支委职责对落实决议或决定事项作出明确分工。
四、党小组会的组织实施
党员人数较多或者党员工作地、居住地比较分散的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应当划分若干党小组,并设立党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党小组会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要落实党支部工作要求,完成党支部安排的任务,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谈心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其他事项等。
(一)会议时间: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 1 次。
(二)参会人员:党小组组长召集所属党员参加,会议一般由党小组组长主持。
(三)主要内容:
1.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学习培训,确保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解决党员思想和实际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状况,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推动政策和任务落实,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精神和决策,确保党的各项政策和任务能够有效落实到每一名党员。
(四)注意事项:
1.会前要和党支部沟通,确定会议的内容和方法,并通知党员做好准备;
2.党小组会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党员参加;
3.党小组会的议题及有关情况,应及时向党支部请示报告。
(五)会议流程:
1.会议准备。党小组组长确定会议议题及时间,并请示党支部;将会议议题和有关议程通知党小组党员;党小组党员做好会前准备工作。
2.召开会议。党小组组长宣布会议议题;展开学习讨论,统一思想;需贯彻落实的有关事项要明确措施;会议应当由指定人员做好会议记录。
3.会议召开后,将会议有关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报告。
五、党课的组织实施
党课主要是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一)开展时间:党支部一般每季度开展 1 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为党员讲党课,党委书记每年至少讲 1 次党课。
(二)参加人员:听党课的主要对象是党员,也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经基层党组织同意,也可以根据党课内容有选择地吸收一些没有申请入党,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良好的团员和群众听党课。
(三)基本要求:
1.坚持党课教育的党性原则;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
4.坚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四)注意事项:
1.党课应当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2.根据党课教育的需要,有时也可以请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党员就某一方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预备党员正处在党组织考察教育阶段,一般不安排预备党员讲党课;
4.党课时间一般以 40-60 分钟为宜。
(五)程序步骤:
1.制定计划。党支部应在年初对全年党课的安排作出计划。安排包括骨干培训、授课内容、教材安排以及时间、要求等。党课的具体选题一定要与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2.认真备课。课前,授课人应写出讲稿或提纲,可以采取召开小型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搜集和分析党员思想状况,然后选好授课题目并写好讲稿,必要时要试听和指导,进行集体备课。
3.组织上课。课前,党支部应通知全体党员先行学习相关材料,做好思想准备。上课要做好登记,包括课题、时间、授课人、到课人数、缺课人数。授课人要讲究授课艺术,创新授课形式,切实提升党课实效。
4.课后学习讨论。授课后一般应组织党员进行深入讨论,并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对照检查。“三会一课”要指定专人用专本做好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列席人员)、缺席人员及事由、会议内容、讨论意见及形成的决议或决定等。会议记录由党支部书记(党小组会议记录由党小组组长)审核签字,同时做好归档、保管工作。
六、组织领导
(一)做好统筹谋划。基层党支部必须把“三会一课”纳入支部工作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年初,党支部要根据工作要点,制定本支部“三会一课”年度计划安排,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报上级党委备案。
(二)精心组织实施。“三会一课”应当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主题和实施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党支部要加强考勤管理,做好会议签到工作,原则上应参会的党员必须全部参加,因故不能出席的要于会前履行请假程序。
(三)压紧压实责任。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对党支部“三会一课”的组织领导,确保“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上级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将“三会一课”落实情况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起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学校组织部门将加强对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